汽車教學模型知識及資訊
您的位置:三圣汽車教學 >> 新聞動態(tài) >> 萬有引力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萬有引力定律的發(fā)現(xiàn),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。牛頓的猜想猜想的依據(jù)檢驗的思想檢驗的結果
萬有引力定律是艾薩克·牛頓在1687年于《自然哲學的數(shù)學原理》上發(fā)表的解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。
定律內容如下:任意兩個質點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。該引力的大小與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,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,與兩物體的化學本質或物理狀態(tài)以及中介物質無關。
牛頓在前人(開普勒、胡克、雷恩、哈雷)研究的基礎上,憑借他超凡的數(shù)學能力證明,在1687年于《自然哲學的數(shù)學原理》上發(fā)表了萬有引力定律。
萬有引力定律的發(fā)現(xiàn),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。
引力規(guī)律
牛頓的猜想
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吸引力與地球對周圍物體的引力可能是同一種力,遵循相同的規(guī)律。
猜想的依據(jù)
(1)行星與太陽之間的引力使行星不能飛離太陽,物體與地球之間的引力使物體不能離開地球;(2)在離地面很高的距離里,都不會發(fā)現(xiàn)重力有明顯的減弱,那么這個力必然延伸到很遠的地方。
檢驗的思想
如果猜想正確,月球在軌道上運動的向心加速度與地面重力加速度的比值,應該等于地球半徑平方與月球軌道半徑平方之比,即。
檢驗的結果
地面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,與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種力。